今日,八一四空軍節。
在H&M我曾提過,早年我國有拍出以空軍為主題的愛國電影-筧橋英烈傳,而這幾年談到抗戰電影,則是處處限制或是乏善可陳,早些年有一部以抗戰空軍為主題的「大轟炸」,雖有好萊塢明星加入,但卻是抗日神劇的電影版本,整個劇情給我感情廉價、敘事破碎、作戰場面超蝦的炸裂感(這也怪我自己,電影名稱不是早就提醒我嗎?只是我自己沒看出來)。
空軍主題本來就對技術有較高的要求,服化的還原更是需要考證以及資金(而且還未必能重複利用),中國現代史相關的歷史劇又容易受到意識形態而影響銷路,而且歷史劇其實對觀眾是有些門檻的(當然向大陸的抗日神劇那是直接將下限給打破了,怎麼扯就怎麼拍,套著歷史的皮拍科幻狗血扯淡的內容,被罵著但把錢給掙了,不寒摻),這都使空軍主題的影視作品越加難產。
好在千難萬難,還是會有佳作出現,像是前幾年的台劇─一把青。
一把青描述的場景,是抗戰後,歷經國共內戰乃至遷台的我國空軍。導演非常討巧的,把很多重點集中在空軍眷屬,特別是女眷身上。雖然戰鬥場景極少無比(畢竟沒有經費燃燒),但還是打造出當時國軍裝備,號稱二戰當中各項數據平均起來最棒的螺旋槳戰機─P51野馬戰鬥機。
除了在場景盡可能地打造,劇中更多呈現眷屬面對空軍將士隨時一去不復返的焦慮,甚至是面對家破人亡後必須承受的悲痛。同時也有描述空軍將士面對戰場、生活,甚至是大時代下的政治氛圍,他們要在自己心思意念的掙扎中選擇盡忠職守,或是選擇忠於自我。
雖然一把青並非以抗戰為主題,部過裡面一些橋段還是有帶到抗戰。像是天心飾演的女角,他的第一任丈夫就是在抗戰中身亡,為了照顧未亡人,只好由丈夫的學弟「交接」續娶。由藍鈞天飾演的學弟被問到是否願意接受,他只是感慨的說:「我能不接受嗎?我的命是學長換來的(註:當時其實應該是由學弟迎敵,但學長主動扛下任務進而導致陣亡)。」然後學弟跟原本的女友分手,和學長遺孀以及遺留下的女兒重組家庭。
我通常跟人說,我對先人們通常是先有一份敬意再開始研究。
為何?因為先人們的經歷,有時真非現代和平時期的我們能比,特別我主要關注的,是充滿變動的中國現代史。
我想我一輩子也未必能明白理解先人們的心境(而且其實我也不想有機會去理解,有道是「寧作太平犬,末做亂世民」,現在生活雖有一堆鳥事,但勝過戰亂下的顛沛流離),所以我所能做的,就是以我的觀點去紀錄以及紀念過往,然後期望這些過往能對現在的人們有所幫助或價值。
八一四空軍節,同時也是我對戰火下軍民的弔念,我想就用一把青的主題曲作為我的表述吧。
同時,一把青的導演為曹瑞原。我之所特別提到,是因為今天也有一部由他導演並讓我很期待的電視劇要開播了,不過這等到我今日準備的第二則發文再詳談吧。
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xCUQJDFCKyg